
年轻人最不该错过的20本书
这是一份非常适合年轻人读的、特别的书单,为什么呢?
因为这份书单,不仅是人民日报认为,年轻人不应该错过的好书,同时也是北大清华,推荐给大学生朋友的20本书。
涵盖历史、文学、经济学、心理学、哲学等领域的经典大成之作,指导年轻人为人处世、追寻生命意义、过好当下的生活。
1. 《红楼梦》-曹雪芹
有点了解到很多的不必要情绪,都是自己制造的。为什么要难过啊,生不足以喜,死不足以悲,死生亦大矣,又有何可以动情嗟叹的呢。我以前也是蠢,老是掺杂太多悲欢在修行之中。
何曾知晓假作真时真亦假,人生海海,自认为人生天地间,如远行客,无人作伴甚悲,遂临风嗟叹。红楼梦最后一册看完了,释然了。当你把自己放在很宏大的时间尺度之中时,没有什么悲喜可言。
2. 《拖延心理学》-[美] 简·博克,莱诺拉·袁
你是不是经常在日常积极向上和日常丧之间摇摆?你是不是经常等到deadline到来前才发现自己还什么都没做?你是不是经常明知还有很多很多工作没做完,却仍然一直在刷手机?
你是不是经常对失败的结果感到恐惧,宁愿拖着不做来逃避?你是不是经常因为拖延的习惯不断自责,下定决心要改变,下一次却还是老样子?
3. 《梦的解析》-[奥地利]弗洛伊德
这是一本能让自己了解自己的书,可以为自己找到一面镜子。这本书深刻影响了人类看待自我和世界的方式,与《天体运行论》《物种起源》并称思想史上三大里程碑。无法回避的基石巨著。

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在书里说:梦是愿望的达成。 他阐述了各种方法,各种梦境来解释这个道理。就连我们做的一些反愿望的梦,他也可以说这是梦的改装,并通过一层层的分析,来揭示这些反愿望之梦的基本意义还是在于实现我们心中的某个愿望。
4. 《如何阅读一本书》- [美] 莫提默·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本书是一本阅读指南,介绍了阅读的方法、技巧,阅读所应具备的广阔视野。自1948年问世以来,在西方世界好评甚多,重版多次。
这是一本指导人们如何阅读的名作。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
5. 《悲惨世界》-[法]雨果
多年后重读,我才发现,原来沙威才是悲惨世界中最悲惨之人物。冉阿让不是,纵然他有十几年牢狱之灾,在警察的追踪之下到处藏匿,从顶尖富翁沦为超级穷光蛋,但他不是。
他是一个不公正世界中被不公正对待的人物,他是第一男主角,但他不断进行自我救赎。他总是给自己一个存在于世上,有意义的理由。他做有意义的事,做他认为有意义的事,无论这事有多蠢。
6. 《活出生命的意义》- [奥地利] 维克多·弗兰克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父母、妻子、哥哥相继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下来。

活出生命的意义
这段经历让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
7. 《小王子》-[法】圣埃克苏佩里
独自执行任务的飞行员不幸迫降到撒哈拉沙漠,身上带的水只够喝八天。孤独无望的境地中,他遇到了来自神秘星球的小王子,并了解到小王子“星际旅行”的奇异见闻。六年后,早已获救的飞行员将这段经历记录下来,写成了《小王子》。
七十多年过去了,《小王子》中至真至纯的语句,依然给每一个读过它的人带来关于爱的深刻领悟。而关于《小王子》的一切,都可以在作者——圣-埃克苏佩里的传奇经历中,找到线索和答案。
8. 《浅薄》-[美]尼古拉斯·卡尔
对互联网的使用涉及许多似是而非的悖论。其中,必将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产生长远影响的一个最大的悖论是:互联网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只是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互联网发出各种刺激性杂音,既造成了有意识思维的短路,也造成了潜意识思维的短路,因而既阻碍我们进行深入思考,也阻碍我们进行创造性思考。
9. 《社会契约论》-[法]卢梭
创建一种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产的结合形式,使每一个在这种结合形式下与全体联合的人所服从的只不过是他本人,而且同以往一样的自由”,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就是这个根本问题。
10. 《伦理学》-[荷兰]斯宾诺莎
本书是斯宾诺莎的主要著作,他的哲学思想基本上都表述在这本书中。斯宾诺莎和笛卡尔一样,认为只有像几何学一样,凭理性的能力从最初几个由直观获得的定义和公理推论出来的知识才是最可靠的知识。
因此本书采用几何学的方式写成,从本体论、认识论开始探讨,最后将《伦理学》的最高概念设定为自由:自由是一种朝向“自我保存”的努力,“对神的理智的爱”是实现人的内在自由的途径。
11. 《我们仨》-杨绛
仔仔细细读完,心里触动不止。从第一部“我们俩老了”到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每看几页都有令我感动或羡慕的地方。
感动于钱钟书夫妇动荡时互相扶持老来互相依偎,女儿钱媛的点滴孝心。羡慕于他们一家人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做学问过生活都有条不紊,既严谨又有乐趣。
更重要的是,他们是知福的人,所以也更加懂得惜福。
12. 《孙子兵法》-孙武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为《孙子兵法》作注的乃一代枭雄曹操,其注字里行间不乏真知灼见。

孙子兵法
当代著名军事家郭化若将军更是长期研究《孙子兵法》,不但为《孙子兵法》全文作了校勘、注释、今译,还撰写了题解及考订、评论文字,既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又浅显易懂。
13. 《资本论》-[德]马克思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金与银非天然为货币,但货币天然为金与银。所有经济学家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不是就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不是就剩余价值本身,而是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
14. 《山海经》-中国先秦古书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至汉初,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全书共十八卷,记载了四十多个邦国、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条水道、四百多个神怪异兽,是一部囊括地理、历史、神话、民族、植物、动物、矿产、医药等诸多方面的上古百科全书。
15. 《牛奶可乐经济学》-[美]罗伯特·弗兰克
虽说很多人以为经济学不可思议、难以理解,可它的基本原理简单又实际。根据具体事例理解这些原理,谁都能毫不费力地掌握它。本书收录的100多个事例是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在自己的经济学概论课上布置的书面作业。

牛奶可乐经济学
他要求学生利用经济学原理,探讨亲身观察到的事件或人们行为模式中的有趣问题,并将之写成普通人一看就懂的500字短文。仔细阅读本书,将教会您用经济学家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工作,并在不同的环境下巧妙地应用经济学原理。
16. 《老人与海》-[美]海明威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一位老人孤身在海上捕鱼,八十四天一无所获,等终于钓到大鱼,用了两天两夜才将其刺死。返航途中突遭鲨鱼袭击,经过一天一夜的缠斗,大鱼仅存骨架。但老人并未失去希望和信心,休整之后,准备再次出海……
17. 《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一开始我还为华丽的辞藻,荒诞的情节,冗长的姓氏感到烦躁不堪,但随着故事的深入展开,我才发现我错了。那么繁复的一大家庭,七代人的辉煌与落寞,激情与孤独,坚毅与懒惰,世俗与超脱,疯狂与冷静,就这样蔓延开来……叫人感慨的同时不禁也要叹惜一下,孤独的何止是百年。
18. 《国富论》-[英]亚当·斯密
以物换物是人的本性。分工极大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城镇化以及商业化,是导致农村大地主阶级瓦解的重要因素,也促进了城乡融合。
对于殖民地的开拓,这些所谓的“母国”或者宗主国,并未提供任何高明的政策,但优良的教育和稳定的秩序影响了殖民地的发展。
19. 《资治通鉴》-司马光
《资治通鉴》的书名是宋神宗钦定的,其书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为宗旨,其中“兴邦之远略,善俗之良规,匡君之格言,立朝之大节,叩函发帙,靡不具焉”,自古被视为学习历史,吸取经验,学习治国理政、修身齐家之道的经典之作。
《资治通鉴》中所蕴含的领导艺术、管理经验、用人智慧、权谋战略等,至今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是人们学习历史、汲取智慧、指导人生的不二之选。
20. 《人性的弱点》-[美] 戴尔·卡内基
我们前面提过约翰·杜威所说的:“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 还有威廉·詹姆士说的:“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我也曾指出,就是这种需求,使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也就是这种需求,使人类产生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