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6 11:31:02
白先勇先生的《台北人》开篇就是一首略带哀伤的诗: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这首诗好安静,安静得可以听到风吹动小草的声音,安静得可以听到燕子呢喃的声音,安静得可以听到岁月流过的声音,安静得可以听到诗人哀叹的声音……滚滚红尘中,一代人老去了,在一个叫“台
2024-07-26 11:15:55
“你在为谁工作?”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工作。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以及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以展示。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强的个人
2024-07-26 11:01:09
这个假期我读了《灰尘的旅行》,这本书的作者以细菌的角度来讲述细菌的存在及特点。要说这件事,还得从这说起。有一次吃饭的时候,一块儿肉掉到了桌子上。爸爸妈妈让我扔了,我就奇怪的问,这肉也没脏?为什么要扔呢?当我看了这本《灰尘的旅行》,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了,原因是因为菌儿的熊孩子在那里干坏事儿。这本书讲了菌
2024-07-26 10:46:05
《匆匆》读后感1 今天我们学了朱自清的一篇代表作——《匆匆》。这篇散文细致的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说明了一个道理:时间不等人,只有我们好好的利用它,他才不会被荒废。“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 我以前的时候,不懂得珍惜时间,看着时间就这
2024-07-26 10:31:07
最近看了路遥的小说《人生》,内心感触良多,思量几天,想把自己浅薄的看法写下来。柏拉图说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的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的坚持了不该坚持的。生活就是一个不断坚持和放弃的过程,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对我们心智的考验和人格的验证,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正如小说主人公高加
2024-07-26 10:15:52
名人传记读后感 1 《名人传》是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终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 在这本《名人传》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亲发现
2024-07-26 10:01:10
《昆虫记》读后感 篇1 书籍是一位朋友陪伴在我们人生路上的每时每刻。咿呀学语时的早教书籍,上学时的课本,空闲时阅读的名著。书在我们人生中无处不在,没有书的人生是一个不完整的人生。 在每个炎热的下午,我都会捧着《昆虫记》阅读,伴随着窗外的蝉鸣声,鸟雀声和作者引人入胜的文笔,冷静又不乏幽默的言语
2024-07-26 09:46:04
《第七条猎狗》是沈石溪的成名作,讲述了老猎人召盘巴和他的第七条猎狗赤利之间的故事。老猎人闯荡山林40年,却得不到一条称心如意的猎狗一直引以为憾。这第七条猎狗是军犬的后裔,"撵山快如风,狩猎猛如虎"。老猎人爱狗如爱子,给它取名赤利是傣族传说中会飞的宝刀的意思。在一次狩猎中老人与赤利遭遇了一头凶猛的野猪
2024-07-26 09:30:55
书中每个人都在痛苦的愁绪中徘徊,痛苦的源泉在于有了觉醒意识,却又无力改变。倘若无知,能过上书中的日子,有吃有喝,有家有亲人。每日游园,打麻将,能正常婚配,不用颠沛流离,不用担心食不果腹。该是幸福无比了。可书中人都生活的毫不畅意,抑郁难舒,心患成疾,感觉被封闭的牢笼卡的死死。所以说,生活并不只是衣食无
2024-07-26 09:15:54
《复活》读后感 1 在寒假里,我读完了俄国19世纪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又一大著作——《复活》。 “复活”,顾名思义指死去的人再一次获得生命,当然,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种事。我对托尔斯泰颇有了解,他并不是一个科幻作家,因而我怀着兴趣翻开了这本书。 书中讲述了一任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早年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