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7 11:30:57
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里说到陈胜“尝与人佣耕”,所谓“佣耕”就是给富人种地,按现在的解释就是干一天活给多少钱,或是把地种完了给多少钱,这和佃农不同,陈胜像是打散工,和今天的临时工、兼职一样。司马迁对陈胜的过去没有详细介绍,比如受过何种程度的教育,受业老师是什么学派,祖上是否出过什么名人。很明显,
2024-08-07 11:15:52
《慈母情深》读后感1 文章主要写了因为作者的母亲很喜欢作者看书,喜欢我学习知识,所以不顾家庭的贫穷和自己的辛劳给作者买了他梦寐以求的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表现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读了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了作者的母亲那极其瘦弱、疲惫不堪的身影,当作者向她要钱买书时,她毫不犹豫地用龟裂的手掏
2024-08-07 11:00:57
《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的晚年代表作,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描绘出了沙皇俄国社会:草菅人命的法庭和关押无辜百姓的监狱;破烂不堪的贫民窟和豪华奢侈的都市.....聂赫留朵夫曾爱上玛丝洛娃并使她误入歧途,关进监狱。后来,聂赫留朵夫开始灵魂之复活,随玛丝洛娃一起流放西伯利亚,帮助囚犯,同情穷苦人民。玛丝洛娃
2024-08-07 10:30:51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读罢《红楼梦》,恍若经历了一场跌宕起伏的人生之旅,仿佛跨越了时空的界限,目睹了那些鲜活而又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命运。从中,我们不禁深深感叹:人生的真相,乃是无常。无常,是人生的常态,也是人生的真相。甄士隐,那个曾经富甲一方的乡绅,享受着世俗的荣华富贵,然而女儿的丢失以及一把火将家财
2024-08-07 10:15:59
狗猫鼠读后感1 最近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名著《朝花夕拾》,它的作者是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又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的文章都是艰深的,多读风遍,就会有了一些感悟。正如《朝花夕拾》的第一篇——《狗·猫·鼠》。就是这部散文集里的一篇佳作。 《狗·猫·鼠》这篇
2024-08-07 10:00:52
学生时代读张之路的《羚羊木雕》,一直觉得“于我心有戚戚焉”。那个把父亲送给自己的羚羊木雕转送给好朋友万芳,后又在父母逼迫下,硬着头皮让好朋友归还回来的小女孩的伤心后悔,真的仿佛感同身受。“可是,这能全怪我吗?”一句话凝结了《羚羊木雕》中小女孩的满腹委屈和不满,这句话也深深地铭记在我的心里,久久不能释
2024-08-07 09:45:58
在鲁迅先生描写人物的几篇散文中,我尤其喜爱《阿长与山海经》和《范爱农》这两篇。《阿长与山海经》这一篇文章,里面的主人公阿长其实在第一篇散文《狗·猫·鼠》中便已经出现,在那里阿长是一个不仅害死了阴鼠还欺瞒了鲁迅的保姆,给人的印象不是很好,而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我又有了别的看法。鲁迅一开始是讨厌这位长
2024-08-07 09:31:00
开始看《货币战争》时,像传奇小说,感觉很有意思。但是越看越害怕,联系中国当前的实际,越发不敢往下看了。知道为什么林肯、杰克逊、加菲尔德、肯尼迪、里根这五位美国总统都被暗杀吗(其中只有里根幸免于死)?知道美联储竟然是一家私人拥有的中央银行吗?知道为什么有1929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吗?知道为什么一战之
2024-08-07 09:15:52
前几天读了一本书,名叫《只有一个地球》,有一点小感悟,和大家分享一下。 属于我们人类的只有一个地球,在茫茫宇宙中,地球也许只算一粒灰尘,但它却是独一无二的。虽然现在发现了很多“超级地球”,但就算再相像,它们也不是地球。 地球上有很多利于人类生存的重元素。《圣经》上说这些重元素是上帝的恩赐,其实他们
2024-08-07 09:01:04
导语:这本讲述人变成虫子的书叫做《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一篇享誉世界文坛的小说。主人公清晨起床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壳虫,等待他的却不是家人的照顾和朋友的问候,而是遗弃和不屑,残忍和背叛。在这种情况下,主人却公沉默无语,是太过善良不愿反抗?还是懦弱不堪不敢反抗?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